巡察微故事丨消失的涵管

作者: 点击数: 发布时间:25-04-22 11:35:06

发布时间:2025-04-18 来源: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

“老乡,请问您知道您门口这条路的涵管出水口在哪里吗?”

“没有看到有涵管出水口。”

“我不知道。”

近日,宜昌市点军区委第二巡察组进驻巡察该区国有企业后,在查阅其子公司承接的某村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资料时,发现竣工图上的涵管长度、尺寸与工程量清单结算表上的数量不一致。随即,巡察组对该问题进行现场核实,发现本应具备排水功能的涵管,其出口却被水泥堵死。

新修的涵管为何要封口?涵管如果不能排水,那为什么要修建?

巡察组与周边多个村民了解是否还有其他出水口,均无人知晓。

经巡察机构分析研判,迅速将该问题线索移送至该区纪委监委。区纪委监委运用“室组地巡”联合办案机制,由对应办案协作区开展初核。

据调查,该项目路面总里程1037米,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对原路面扩宽1.5米至5米,安装砼预制涵管36米等,合同价为74.13万元。

“涵管到底安装了多少米?明明修了涵管,为什么要封口?”面对调查组工作人员的询问,该项目负责人程某始终坚称,该项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,并通过了项目验收。

而当调查组与程某再次来到项目现场,请其指出涵管安装位置,经多次寻找无果后,程某终于红着脸承认,涵管实际上只修建了10米,形同虚设。

原来,在项目施工过程中,施工方现场勘查时发现该路段开挖难度大、沿线水流量小、涵管铺设与否不影响道路质量与安全,且道路沿线两侧均为农田,周边村民担心涵管出水破坏农作物,均不愿将涵管出水口设在自家农田附近。因此,施工方在未报备的情况下,擅自变更施工方案,却未同时核减工程价款。

土城乡人民政府作为业主单位,在项目验收时,未仔细核对实际工程量与工程清单是否一致。同时,该国有企业作为施工方,在变更工程项目时,未履行报备手续。多方的失职失管、责任断档,造成26万余元资产流失。

截至目前,该区纪委监委已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处分,并督促土城乡人民政府严肃整改,并将多支付价款追缴到位。

乡村“小微工程”建设事关乡村全面振兴,事关群众切身利益。针对该案件暴露出的农村小型工程中存在的问题,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将乡村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纳入“纪巡审”联动监督项目,重点对各乡镇(街道)、住建、发改、交运、农业农村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工程项目集中领域开展监督检查。截至目前,共发现违反招投标程序、违规出借资质、虚报工程量等问题7个,处置问题线索4件,立案2件。